收藏

夏诗园 郑联盛 |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乡村振兴:理论内涵、耦合机制及路径选择

 夏诗园  国家审计署审计科研所副研究员
 郑联盛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是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最广大、最深厚、最艰巨的地区。如何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新动能,是“十四五”时期需要关注的重大政策议题。本文在简要阐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乡村振兴战略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基于循环系统关联四个环节、政策目标耦合五个“实现”等角度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机制进行详细探讨。针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乡村振兴存在的一系列有待加强的方面,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对策建议。

 

引  言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为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链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战略,是助力全球经济复苏的积极探索,更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可概括为“两个链条”“两个市场”“两大优势”“两个循环”,其中,“两个链条”主要是指产业链和供应链,“两个市场”包括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两大优势”是指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工业体系在需求侧和供给侧的竞争优势。“两个循环”即为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也是要打通各要素在区域间以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循环,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改变传统出口拉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培育我国在国际合作和国际市场竞争中的新优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可有效盘活农村地区的巨大消费潜力,刺激国内市场需求,从而为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可为我国有效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提供重大战略支撑,更是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缩小城乡差距等问题的必然选择。“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可从三个层面进行理解:其一,基于国内城乡循环角度理解。根据地域范围,可分为全国城乡间循环和区域城乡间循环,两种循环方式都是基于经济发展和供求所产生的,相互交织、互相促进。其二,基于国内乡村间循环角度理解。此种循环模式主要是指,两地乡村由于自然资源、政策因素、产业特点等原因所产生的各类要素的区域性流动过程。其三,基于国际循环角度理解。由于全球农业产业链和供应链布局变化、国家农产品政策管控变化、国际贸易和政治规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本国农产品和服务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循环的过程。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乡村振兴战略在机制上具有一定的耦合性。一方面,“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可促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条的形成,推动城乡之间的融合发展,改变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为农村地区发展寻找相匹配的内生动力和出口导向动力,提升农民可支配收入、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另一方面,“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和实施有利于实现传统农业项目在业务流程、资源观念、组织体系观念和业务运营模式方面的根本转变,在总结脱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夯实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强化就业扶贫,探索旅游扶贫,深化消费扶贫,促进精准扶贫和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接续推进。另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还可以进一步推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新农村建设,实现“绿色中国”“生态中国”等目标。在国内外经济环境日益复杂背景下,探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机制、面临的挑战、路径选择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进一步挖掘乡村价值,培育乡村发展的特色优势。两者在政策目标和政策实践等方面相辅相成,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双循环”系统关联:四个环节

     1. 生产环节:“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乡村振兴战略都重视加快农村产业链发展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乡村振兴战略都重视加快农村产业链发展、注重对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塑。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角度来说,面对国际产业链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性日益增加的现状,维护我国产业链的安全稳定,提高国内产业链的全球竞争力,是我国提出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要战略的主要原因之一。从乡村振兴角度来说,农业产业链是我国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推动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解决传统产业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发展特色不足、竞争力水平不高、后劲不足等问题,促进农业产业链条的纵向延伸,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实现农业由增产向提质进行转变,推动做大做强相关企业。

     2. 分配环节:“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乡村振兴战略都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宗旨

     当前,受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城乡居民间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存在政府、企业和居民在初始收入分配中比重仍需优化,居民劳动报酬在初次收入分配中所占比例依然偏低等问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目的就是刺激内需,为经济增长寻找新的动能,使全体居民都享受经济发展的红利和好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是通过减少城乡在资源布局以及教育、医疗、养老、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公共服务层面的差距,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共享发展成果。两个战略都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工作宗旨和最终目标。

     3. 流通环节:“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乡村振兴战略都重视发展现代流通体系

     流通产业的繁荣有利于推动产业间的顺利融合和城乡之间的紧密联系,是连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以及生产端和消费端的重要桥梁,关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构建顺畅的现代流通体系已经成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陈浩东等,2022)。“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高度关注流通体系建设。同时,作为我国流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农村地区是提升我国现代流通水平的“短板”,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提升农村流通信息水平、扩展农村流通渠道、改善农村地区物流配送不足等,实现农村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

     4. 消费环节:“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乡村振兴战略都重视充分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潜力

    一方面,农村市场容量大,是国内循环的重要主体。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拥有较大规模的国内消费市场,而农村市场则是我国国内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量和结构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农民又是内循环中最具深度和潜力的主体,内循环的实现离不开农民消费需求的释放。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扎根于农村市场。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但在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消费支出上仍具有较大潜力。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不断成熟以及实现农村消费潜力的逐步释放,从此角度来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乡村振兴战略都高度重视对农村消费市场潜力的充分挖掘。

     政策目标耦合:五个“实现”

    1. 实现产业发展
     战略目标角度,“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乡村振兴战略互促共进。长期以来,我国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创新水平仍有待提升,对外依赖度较强,底层技术缺失以及产品品牌、质量竞争力薄弱等问题,导致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地位并不高,而新冠疫情的暴发进一步增加了我国产业链的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性。“双循环”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要维护产业链安全和稳定,推动产业升级,推动产业链集群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将生产方式由高污染、高耗能的粗放型增长向高质量、高效率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产业链提升关键环节控制力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从乡村振兴角度来看,我国农村产业链面临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产品竞争力较低、农业产业边缘化等问题,“蛛网效应”“谷贱伤农”“增产不增收”等问题在部分地区屡见不鲜。只有乡村产业兴旺才能促进乡村农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地区的就业、收入以及公共服务较为落后等问题,才能夯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物质基础和产业基础,推动农村地区培育新动能。而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潜力等方法,来推动农业传统生产方式的顺利转型,鼓励将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到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体系当中,从而增加农业生产附加值、促进现代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从此种角度来说,“双循环”和乡村振兴战略在战略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一方面,实现乡村振兴是“双循环”战略在乡村的具体实现,在目标上更具综合性。另一方面,“双循环”对乡村振兴具有方向性的指引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工作提供战略指引,两者相辅相成。
     2. 实现生态宜居
     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角度来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而随着人们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居民对更加绿色的生产生活环境更加渴望。这就离不开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充分发挥碳减排对绿色发展的牵引和推动作用,从而推动“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农村绿色发展和宜居宜业,内容涵盖对生态系统的综合治理、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产业的绿色转型发展、整治农村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等。从此方面来说,乡村振兴战略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都旨在构建良好的居住环境,实现生产生活的绿色转型。
      3. 实现社会文明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都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都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价值理念统一于战略实施中,两者在公共政策内容上相辅相成:一方面,从国内角度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增强民众归属感和向心力,为“双循环”和乡村振兴两个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双循环”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加强党员作风建设、提升党员和基层干部凝聚力、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从全球角度来看,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美国一直试图以普世价值的名义干涉别国事务,维护全球霸权,不断在世界各地鼓吹“去全球化”“去中国化”和“反全球化”。从此角度来看,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应对西方不良价值观挑战的需要,也是保护民族文化的需要。
     4. 实现治理有效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重点议题之一,从概念范畴角度,乡村振兴是“双循环”的子集。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双循环”的前提和基础,不解决农村问题,“双循环”就难以实现。而“双循环”的工作任务更具全面性,其关注的不仅包括乡村治理,还包括全国各个领域、方面和层次的问题,是对经济全面发展的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复杂性的工程,概念范畴更大。从工作内容角度,“双循环”和乡村振兴战略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具有一致性。“双循环”的战略目标之一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理顺城乡和地区间循环,从而有效打通内循环。乡村振兴战略则旨在突破城乡壁垒、实现城乡之间在要素和资源上的有效流通,改变乡村的落后发展方式以及改善传统城乡间的不平衡发展关系,从此角度来看,两种战略在城乡协调发展上具有一致性。总体来说,“双循环”构建过程也是国家治理水平提升的过程,可为乡村治理提供指引方向。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农村地区的重要尝试,可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农村地区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参考。
     5. 实现共同富裕

     从价值和功能作用角度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乡村振兴战略本质都是从人民出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双循环”就是要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居民消费,实现经济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增强人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乡村振兴旨在通过强化农村内生发展机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从而满足我国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者都是党和国家从人民的角度出发、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提出的发展战略,“双循环”战略发挥总领思想的作用,而乡村振兴战略则更为聚焦。从内容角度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乡村振兴战略在消费、就业等方面具有相同的追求。“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积极完善收入分配结构和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就业上,不断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就业水平,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为就业提供更加公平的环境,促进就业结构优化等;而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的“生活富裕”目标意味着实现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全面跃升。与此同时,农村地区发展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是人才“瓶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可有效推动各类人才在广阔的农村世界中发展,从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

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

 
     乡村振兴战略自实施以来取得了重要进展,“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面临更高要求。

     农村供给侧改革亟须深化,农村产业空心化问题亟须解决,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仍待提升

      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体制建设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挑战之一,当前农村产业链发展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体制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如作为农村地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要素的体制机制建设仍不够完善。当前,我国农村公共设施用地存在用地手续不完备、用地不规范、审批程序不完善、管理和使用指导监督不严等问题,部分农村地区在经营性土地上存在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或挪为他用等违法违规问题,造成土地的无序扩张和资源的严重浪费。另外,在传统二元户籍制度下,人口迁移导致资源错配,对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苏红键等,2019)。农村产业空心化问题有待解决,产业链条水平有待提升。从农村产业链条水平角度,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之间配合度有待提高,衔接环节上仍做得不够,而且产业部门间存在一定的边界制约,产业间配合程度不顺畅,环节间协同效应的缺失导致供求失衡,存在一定的产业链短链、断裂风险隐患。农业产业链条中的利益主体较多,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链条的主体包括农民、经销商和企业厂商等,农户在利益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从农产品结构来看,我国农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农村空心化降低了农业资源投入的利用率,如国内大豆长期产量低、成本高、自给率不足,对外依存度较高,而玉米则价格低廉且库存积压严重。从成本上来看,我国传统劳动力价格优势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以及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增强日益衰减,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完善等制度弊端,又使农业生产成本和土地成本快速上涨,进一步削减了我国农产品的价格比较优势。从科技投入角度来说,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环节少、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少,生产出来的产品以初级农产品出口为主,同质性较强,农产品加工环节的开发力度和深度仍不够,不仅缺少优质产品,也缺乏农产品高端品牌的培育,在农产品国际标准对接上也和其他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这些都降低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有待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尚未实现,生态宜居环境仍待改善

     城市和农村循环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之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共同富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实现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基石。为实现农村生态宜居目标,应解决以下桎梏:第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待提升,城乡二元体制困局有待破解。长期以来,受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农村地区的公路建设、能源设施、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同时,社会保障、养老保险、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等明显落后于城市地区。第二,生态宜居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供给质量有待提升,生态优质产品供给不足、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且长期被粗放的生产生活方式所透支,导致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超过了其可承受程度。再加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尚不健全,缺乏完善的顶层设计,制度的缺失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当前,有的地区农村村庄建设参差不齐,乡村绿化规划布局混乱、统一管理标准和水平有待提升。农村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缺乏科学、统一、系统的管理体系,缺乏完善的治理运行机制和责任机制,执行力度也有待进一步加强,这加剧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恶化。另外,受教育水平、生活习惯和见识的限制,农民普遍缺乏保护 生态环境方面的意识,缺乏环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这一情况在偏远农村地区表现更为明显。

     农民主体意识有待形成,农村人才建设有待提升,乡风文明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乡风文明是展现美好乡村生活、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之一。乡村文明建设中在以下方面仍有待改善:乡村传统美德逐渐淡化、有的农村青年群体观念薄弱。年轻人外出工作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等因素,改变了传统农村地区的闭塞环境,但与此同时,大量的信息也对农民价值观和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冲击。传统农村社会中的集体观念、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逐渐淡化,享乐主义、奢侈、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的风气高涨以及创新观念的缺乏等不良习气的存在,不利于乡风文明的培育。另外,农村地区缺乏长期的人才输送和培养机制。目前,现有农村人才数量不足、科技人才稀缺,农村人才外流严重等难以满足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受到农村地区人才培养机制仍不完善、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规划和管理的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的人才“引不进来”“留不住”。

     乡村治理水平有待提升,多元化治理模式尚未形成,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仍须建立健全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当前我国乡村治理体系中仍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农村治理体系仍相对落后。当前,我国农村治理主体尚不完善,农村治理大部分仍依靠基层政府,村民和社会组织缺乏参与乡村振兴治理的动力,农民主体参与治理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强,治理意识的缺失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其二,农村多元化治理模式尚未形成,村民自治制度建设落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精英和年轻人迁入城市,农村空巢老年人数量较多,农村党员结构不合理。其三,有些基层党组织功能弱化,还有些基层党组织担当精神有待提升,在治理方式上存在过于行政化、缺乏创新等问题,使基层党组织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影响农村治理水平的提升。其四,应将“城乡中国”作为理解转型中国结构形态的一个重要范式,任何基于“乡土中国”或“城市中国”的公共政策都不利于中国完成伟大的转型(刘守英等,2018)。

     农村社会组织的主导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农村保障体系尚不够健全,实现共同富裕仍须努力

    当前,我国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农村社会组织的主导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和城市相比,农村社会组织规模小、数量少、人员少,由于基层政府对农村社会团体的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发展环境导致其无法发展壮大、发展缓慢。同时,社会组织管理机制仍待优化,也使农村居民参与组织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农村保障体系尚不够健全,共同富裕快速发展的条件不足。从收入端角度,城乡二元结构扩大了城乡贫富差距、阻碍了农村地区消费需求潜力的有效释放,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横亘在城乡之间的一道制度“鸿沟”(孙伟等,2018),不利于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有些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推广和实施仍存在保障覆盖面狭窄、管理不够科学规范等诸多问题,而农村教育体系又存在农村教师缺乏、工作环境差、待遇低等“堵点”,导致农村保障体系和城市仍存在一定差距和“鸿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另外,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从时间上具有交汇性,从任务上有联动性(李博等,2022)。应重视对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加强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等。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对策建议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双循环”新发展模式下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需积极利用好形势,不断挖掘农村巨大潜力,激发活力,释放动力,更好地发挥乡村振兴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新机遇、应对新挑战,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惠农政策,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夯实“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其一,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惠农政策,为乡村振兴提供发展动力。加大对农村地区各项支农惠农补贴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继续深化农村地区各项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土地保护法律政策,积极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试点。另外,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深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张清勇等,2021),应深化推动相关制度,大力发展农村要素市场特别是土地市场,进一步挖掘农村产业价值,实现城乡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整合、推动发挥合力,鼓励引导现代资源要素流向农村地区。将“乡村振兴”有针对性地与精准扶贫政策相结合,完善返贫的动态监测和援助机制以及弱势群体返贫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早期援助机制等。其二,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立足资源禀赋、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拓展传统农业的功能边界,集聚优势特色产业,多渠道引进市场上的一些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进驻农村地区,从而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夯实农业产业链基础,推动形成新业态,增强农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发挥现代农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一体化发展。其三,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实现乡村的“绿色”振兴。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坚持特色和规模并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完善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创新机制,构建农产品的绿色价值链和供应链,提升绿色效益,实现乡村的“绿色”振兴。同时,在农村地区大力普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鼓励当地政府运用多渠道、多方式,对农民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以及环境保护政策的普及和推广,提升农民环保意识,培育其环保价值观,全面提高农村干部及农民群众“绿色”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软环境”和“硬设施”建设,构建生态宜居的环境,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保障

     第一,完善农村地区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地区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大对传统的水利、交通、电力、物流网点、通信、农业机械等硬环境投入,同时也要加强农村地区的产品售后和基层维权体系等金融服务“软环境”建设。创新优化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培育多层次农村金融消费主体,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多元化错位竞争,建立完善的农户网上消费贷款审批机制,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加强科技支撑,打造人才“雁阵”,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第二,加强农业科技支撑。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实现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鼓励在农村重点领域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供需信息匹配、信息交换的精准供给。第三,积极推动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培训、服务业创新发展培训、农村电商培训等,提升农民劳动力素养和竞争能力。合理引导城镇居民、大学生、退伍军人回乡就业,引导各类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贡献基层,构建新型农业人才培养体系。

     重视乡风文明建设,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注入灵魂

     一方面,培育良好的农村风气,推进农村文明建设活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净化农村风气,营造清正廉洁的农村风气。另一方面,立足文化振兴,提升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传统农村淳朴文化振兴,定时不定时地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提升年轻人对传统乡村文化的兴趣和认同,利用互联网等多渠道加强对农村特色文化的宣传,培育新时代农村文明的新风尚。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培育乡村地区良好风尚,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积极完善农村治理相关政策和措施,不断完善民主协商机制,积极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活动。二是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员的科学素质、政治修养和服务水平,主动关心农民生产生活中的烦心事,提高基层党组织在农民心中的认同感。三是鼓励和支持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公共管理和服务,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激发村民自治意识和积极性。

     加快推进共同富裕步伐,扎实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一方面,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农村组织架构,积极引导建立非政府服务组织,进一步夯实农村共同富裕的组织基础。另一方面,提高农村收入水平,提升农村生活质量,完善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等社会体系。■

 

(参考文献略)


文章刊载于《新金融》,2023年第4期

 

2023年6月26日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