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云朋|中国式现代化下的金融体制改革
■ 范云朋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完善闭环式金融体制
金融体制是金融机构利用各种信用活动组织、调节货币流通与资金运动的形式和管理制度的总和。金融体制涉及的范畴非常广泛,从金融领导决策机制到金融机构具体组织架构安排等都和金融体制相关。总体上,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与国情相符合的现代金融体制,但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与经济效率提升之间仍存在较多非市场化因素或体制性因素约束。从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来看,金融体制改革任务仍然较重,需要强化金融体制改革为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具体而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领导决策机制、政策协调实施机制、市场功能发挥机制、政策反馈调整机制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可以构成一个体制性闭环。在领导决策机制方面,要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强化方向性指引,着重对重大金融改革进行决策部署,同时要充分发挥金融管理部门的专业化优势,形成领导力和专业化的有效合力。在政策协调实施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央金融委员会的功能,着重强化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在重大金融政策执行中保持政策一致性、统一性和有效性,避免政策实施一刀切、运动式和反复化。在市场功能发挥方面,强化利率、汇率和国债收益率市场化改革,完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市场长效发展机制,坚持国民待遇、负面清单和机会公平等原则,充分尊重不同市场主体的地位和法定权利,提升金融市场效率,降低资金融通成本,强化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在政策反馈调整机制方面,要全面客观评估政策决策、协调、实施以及成效等环节的问题和风险,特别是要强化对政策风险、负面效应等方面的评估反馈,同时还需要对政策实施主体的合法性、公平性和便捷性等进行评估,以进一步优化金融体制和货币政策框架。
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是保持流动性稳健和金融系统稳定安全的基础。中央银行是金融体系中的“最后贷款人”,是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处置的主要责任主体之一。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机制保障,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国内大循环需要畅通的要素调配机制,需要中央银行完善货币调控机制和政策传导机制;国内国际双循环要求内外两个市场相统筹,要以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可持续和内外要素有效互动作为基本支撑。
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建设目标是要建立有助于实现币值稳定、充分就业、金融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四大任务的政策体系。第一,坚决保障币值稳定。我国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和货币政策框架改革仍然需要紧盯币值稳定,需要在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以及货币政策评价等方面进行完善。第二,更加关注充分就业。从货币政策目标来看,中央银行最基础的目标权衡是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的权衡,需要统筹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总量与结构政策,为高质量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货币和信用支撑。第三,维护金融稳定。中央银行应承担更重要的金融稳定职能,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政策框架,将金融稳定及其影响因素纳入货币政策决策的考量中,通过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来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应对和处置。第四,积极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中央银行应继续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效统筹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进一步稳妥推进金融开放,有效防范外部冲击的外溢效应,着重警惕内外因素共振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
现代金融监管具有宏观审慎管理、微观审慎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打击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稳定、处置问题机构等六大基本内涵。要实现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现代金融监管需要一个健全完善的体系框架。
第一,在决策主体上,要强化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同时也要充分发挥监管机构的专业性、主动性和能动性。第二,在实施体系上,着力提升金融监管协调机构和专业监管部门的水平和能力,有效统筹宏观审慎与微观监管,提高金融监管政策的执行质效。第三,在监管对象上,将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业务、金融服务和金融活动等都纳入到监管体系之中,尤其需要强化对非银金融业务和金融科技创新的监管,注重加强机构监管、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第四,在监管举措上,既要注重系统稳定的宏观审慎监管,也要注重机构稳定的微观审慎监管。第五,在保障机制上,一方面要充分尊重金融监管当局的法律地位,并发挥其法定职能,赋予其应对处置创新业务相关风险的能动性;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法律、制度或机制建设来约束和监督监管者,提升监管有效性。
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的高度,是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的核心任务。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未来需要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全局化、精准化和专业化应对重要风险。在政策体系上,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持续完善逆周期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宏观审慎评估体系、金融控股公司、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等监管,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和监管信息共享,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以及金融产品违约、金融机构破产、市场功能丧失等恢复与处置机制。
本文发表于《中国财经报》,2023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