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新监管形势下的财富管理新趋势:第五届金牛财富管理论坛专家观点集萃

       6月3日,由第五届“金牛财富管理论坛”暨2016年度“金牛理财产品”颁奖典礼在钓鱼台国宾馆成功举办。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为本次活动提供学术支持。本次理财产品评选涵盖了银行理财、券商资管、集合信托等多项理财产品。来自监管机构、权威科研院所和银行资产管理条线等机构的获奖代表两百余人济济一堂,就“新监管  新征程”这一主题,进行了充分热烈的讨论。以下是部分业界参会嘉宾的发言实录。


本期嘉宾: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胡滨

杭州银行副行长  丁锋

中国工商银行资管部副总经理  杨治宇

青岛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  李春雷

浙商银行资管部总经理  朱永利

青岛银行总裁助理   赵煊


主持 :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  尹振涛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实验室副主任   袁增霆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胡滨


防范金融风险 加强金融监管协调


       3月份以来,一行三会诸多监管部门持续出台了很多监管政策,如银监会近期连续出台了多部文件、证监会出台了相关严惩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文件、保监会出台了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文件等等。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的金融风险问题也作了重要讲话。怎样认识当前的金融监管形势,使当前整个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广大的投资者对监管形成客观、冷静的看法,并能够对将来形成一个稳定的预期?

       第一,正确认识和解读中央关于金融风险的有关精神。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金融是重要的,金融风险要加强预测和防控,要懂得从哪些方面防控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并要具体围绕实体经济开展金融风险的防控。当前要看清现有的监管政策问题,防止对于监管政策的误解。以银行业为例,比如“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 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7号文、6号文、45号文,针对“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的监管等文件……这一系列的监管,实质上和媒体的解读和大家的心理预期并不一样;再比如去杠杆问题,中央文件中说的是“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改革,指的是实体经济,并没有让金融业本身去杠杆。在金融业去杠杆问题上提的是如何让实体经济去杠杆、且金融业如何优化杠杆。这本身是管理杠杆的问题(金融就得管理杠杆);还有防范“三套利”——监管套利、关联套利、空转套利。其实,只要有监管规则必然有套利出现,需要防范的是违规套利。如果没有规则进行套利,那就需要弥补监管的不足和监管的短板。还要通过规则防止金融空转,要考虑系统性风险,金融的核心功能就是管理风险,不可能消灭风险,这是关于当前如何认识金融风险、金融安全的问题。

       第二,如何看待当前的金融风险以及金融风险和监管之间的关系。习总书记强调,准确判断风险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对现在金融风险要心中有数,要未雨绸缪、密切监测并准确判断。所以金融监管的首要核心任务是甄别和认识能够影响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系统性风险来源有三个:第一是来自于宏观经济的变化对于金融体系产生的系统性冲击,包括因为实体经济变坏后,企业不良资产以及产能过剩所引起的不良后果传导到金融体系所带来的风险,比如不良资产的上升、债券违约风险、房地产泡沫的风险等等;第二是来自于金融体系自身演化和逐步累积的风险,这是针对交叉性的产品、影子银行、资金空转、非标资产、同业业务等等,其所造成的传导性、交叉性、关联性可能会产生系统性风险;第三是来自于国外,包括美国财政货币政策对于中国所产生的外溢效应,包括对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影响等等,这种情况会对国内金融体系产生冲击,而且如果内部风险没有化解,再加上外部风险冲击,两者会产生共振。

       所以当前就是如何通过强化监管来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问题,这就需要甄别信息。目前,中国存在对系统性风险缺少甄别、缺少预警、缺少预判的问题,这会给以后的监管政策调整带来困难。

       第三,当前为什么要强化监管以及监管存在哪些漏洞。从现在监管形势看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监管规则存在漏洞,这就需要补齐监管的短板、避免监管的真空。金融机构要深化改革,承担起金融风险管理的职责。第二个方面是要完善市场金融规则,健全市场化、法制化的违约处置。要进一步强化行为监管,加大对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典型的如互联网金融,以P2P为例,最开始的时候,监管规则迟迟没有出台,监管主体迟迟没有明确,监管细则也没有,出现不少监管漏洞和真空。但随着监管规则出台,又进行了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引导其慢慢走向规范化发展。

       第四,监管需要常态化,需要长效机制,要由原来的被动式、运动式的监管理念,向主动式、包容式的监管理念转变。以前是出现问题之后看是否合规,不合规再进行查处,但是这时往往投资者的损失已经造成,采取的办法多是罚款,需要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公安机关介入等等。这时如果在监管理念上能够采取前瞻性、主动性的安排,就可以使得市场主体能够按照监管的目标去创新和发展。比如最近强调的“沙盒监管”,就是监管者主动合理地放宽监管规则,减少金融创新的障碍,鼓励更多创新方案由想法变成现实。

       比如现在金融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除了众筹以外,P2P、第三方支付、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如果监管方式不发生变化,仍然是以合规监管的理念去监管,肯定难以跟上形势。这个时候要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加强监管,所以有了FinTech的理念,通过加强技术来强化监管。

       第五,监管渠道的问题。当前金融监管改革的主方向已经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监管框架的改革,转向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确立。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在当前的情况下机构改革还不成熟,最突出的问题是监管统筹协调机制问题。要如何统筹协调?第一是统筹协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防范“大而不倒”机构出现系统性的风险事件;第二是统筹监管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补齐监管短板,避免监管真空,形成综合的、系统的穿透式监管的大格局;第三是统筹负责金融业的统计工作,能够准确把握整个金融体系的信息和数据,做到对整个风险心中有数;第四是统筹协调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分担机制,地方政府和中央的监管部门之间要有统筹和协调,还包括公安部门、司法部门的统筹协调,只有相互密切配合,才能治理现有的金融乱象。


杭州银行副行长丁锋


银行理财或将走过爆发性的黄金期   未来应苦练内功


       2017年全球经济在复苏中缓慢增长,特朗普新政、货币政策的分化等,都给国内经济以及货币政策执行带来一定的影响。总体判断国内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中性,宏观监管形势不断加强。2016年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资产荒,但2017年以来,资金面的持续紧张带动利率中枢不断攀升,市场上资产荒开始向资金荒切换,银行业务也面临由资产驱动转向资金资产的双轮驱动,流动性管理的要求明显提高。

       2017年之前大部分银行开展理财业务主要精力放在资产端的管理上,但现在越来越开始关注资金端的流动性安全。银行更加审慎地考虑用怎样的产品形态来配置资产,对接资金。各种银行理财资金保持合理的结构,对保障理财结构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按照资管行业的发展规律,能够持续获得稳定的资金,也是资管行业非常重要的竞争能力之一。产品和品牌是获得稳定资金的保障,因此理财业务产品端转型迫在眉睫。过去银行的理财可能靠银行隐性的信用背书,是银行具备的优势,但是随着理财规模不断增长,以及银行表外资产的规模占比不断提高,银行本身很难再为庞大的理财业务背书。为此,银行资管业务回归本源,势在必行。

       从国内理财的发展历史来看,银行理财曲线完善了我国产品头寸收益率曲线,经受住了股市大波动的考验,成为深受大众居民喜爱的理财产品,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法人机构的青睐。银行的优势在于有大量的个人、小额或者是普惠的客户,普惠式的金融成长可能也是银行理财跟其他资管理财的高端化进行错位竞争的发展方向。所以银行理财产品转型是有难度的。一方面需要进一步规划产品的运作、加强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和投资者的教育,另一方面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不断完善机构渠道客户,根据不同客户群的收益风险偏好、习性偏好和渠道偏好来做精准营销。

       从资产端方面来看,2017年理财的关键在于归本溯源,支持资产证券的发展,减少多层嵌套、减少资金在金融系统的内部流转环节,提升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的效率。2017年银行理财要积极做好资产端结构优化调整,一是对存量资产进行流转,在过去资产荒的背景下,银行或多或少地持有一定比例低级收益资产,在资金端利率上行的情况下,这部分资产成为了低效率资产,如何提高这部分资产效率很重要。二是在盈利和资金控制情况下,如何实现由实有资产向交易资产的转变。三是大类资产配置事务,除了银行擅长的固收类业务以外,也要积极关注权益类、商品类、外部类资产,为各种客户提供差异化和个性化的产品。值得一提的是,银行的客户多、接触面广,有着大量的长期稳定的客户群,所以银行可能更加了解普通客户或者了解企业的资产配置。从投贷联动的角度,银行也可以做一些探索,通过将债务融资以及股权融资相结合,有效增加金融产品的供给,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只给企业带来债权融资,给客户只带来固定收益产品的缺陷。

       银行理财业务可能或者即将走过爆发性的黄金期,未来将迈入苦练内功和规范发展的时期。作为银行资产管理人,要积极推进银行理财,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资管业务本源,将保护投资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全面提升产品的研发与销售、资产配置交易、投资研究的风险管理能力,合力把握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的平衡,为投资者资产的保值增值作出银行业应有的贡献。


中国工商银行资管部副总经理杨治宇


银行资管业务要把资金做实


       资产管理行业是用别人的钱投资,是一个外部性很强的行业,资管行业需要加强监管。防风险去杠杆,就是要脱虚向实,支持实体经济。资产管理行业是虚拟经济,但是服务的对象包括投资的方向,都是实体经济。银行资管在监管要求之下,要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把资金做实。资产管理机构,从本质上来讲具有扩大资金规模的冲动,因为规模越大收入越多。但是作为负责任的资产管理机构,对资金来源、资金取得以及资金规模要有自己的判断和取舍。

       第二,确保资金客户的风险偏好、流动性要求,跟银行的投资行为、投资资产是能够匹配的。首先要把银行理财资金做实,更多的要聚焦于个人客户、私行客户、企业客户,包括一些大学基金会、非政府组织,这些是实实在在有投资需求的客户,减少很多同业资金、表内资金等机构之间套利资金的使用。那样的资金规模提升很快,但是对高风险性和流动性管理会有很大的冲击。其次要把资产做实,投资的目的是要获取收益,但是收益来源有很多方面,比如债券,可以获得利息的收益,股票可以拿到企业分红,或者是企业内部价值的增长,投资资产证券,可以有未来现金流的稳定支付。这些收益是稳定安全的。也可以通过资本估值溢价去获取收益,可以通过政策的监管套利,市场套利,通过擦边球的方式获取收益。但是一旦政策偏紧,收益就会面临很大风险。所以对于银行理财来讲,要把资产做实。尤其是银行在传统的固定收益类的资产,比如企业债券投资、非标投资、股权投资,都有很多优势,把这块资产做实了,给客户的回报就会实。

       第三,把资产投研做实。银行要获取持续稳健的收益,一定要有投研的支撑。在大类资产配置、信用风险分析、主动性管理和流动性管理方面要做好管理工作。银行作为资产管理机构,长期来看必须在管理能力、资产配置能力、资产组合和监测分析能力、业绩评价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做实资产投研工作。

       第四,资产变化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对风险的控制,这是硬币的两面。银行在信用风险防范方面能力很强,而在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和大类资产配置方面的风控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青岛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李春雷


农商行理财业务要适应新压力


       青岛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地市级的农村商业银行,现在发展到2000多亿的资产规模,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比较良性的基础。银行现在的理财规模大约300亿,相对于储蓄存款来说,规模较少,这与农商行定位有关系。农商行在理财业务上属于跟随者的角色。主要是因为业务重点的区别,其次是绝大部分机构都采取委外方式,这跟农商行资产管理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关系。农商行理财管理部门主要做产品研发,更多的资产捕捉和资产开拓主要由委外的金融机构和其他的公司部门、投行对标资产。销售端则主要集中在公司部和营收部。

       现阶段由于监管不断加强,农商行理财增长速度会下降,原来是快发展,现在变为稳定发展的状态。要更多依靠内在的自主管理能力强调内涵式发展,发展质量会不断提高。加强监管还可能会打破农商行的惯性业务发展模式,对于银行也是一种发展机遇。同时由于大量政策出台,不确定性大幅上升,也会对银行重构竞争模式产生压力。如何应对化解这种压力,也是农商行未来要考虑的问题。


浙商银行资管部总经理朱永利


下一步要做好产融结合


       近期监管政策密集出台,对整个银行资管业是一件好事。监管政策的规范、细化和专业,对于整个行业长久的健康发展是一种保驾护航,是一种更好的制度选择。细化和规范的监管及市场要求,需要更专业化的分工,行业内会形成分化,从而给一些机构提供新的更好的发展机会,让出了更多的市场空间。监管政策强调正本清源、回归主业,需要银行打造真正的资产管理核心能力。资管的核心竞争能力应该是主动的资产获取和交易的平台,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去研发出适合于客户需要的产品,同时在相关领域还要有很强的风险控制能力。

       2008年后,非标提升了整个资产管理行业,而下一步最重要的支撑是服务于国家的战略经济,服务于客户,落地需要大量工作,要产融结合。要摈弃以往的买方思维,真正地融入到实体经济去,和企业一起共同成长,这样才能发掘更优质、更稳定和更高收益的资产。

       现在,国家越来越强调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在公开市场交易,最主要的是基于快速信息获取分析和风险管控。对于主控资产和交易能力管理,要根据不同银行所处的地域,所发展的目标客户的范畴和领域,设计风险、匹配性、投资策略相适应的产品进行销售,同时做好风险管理,在交易策略设计过程中要采取一定的缓冲机制措施。


青岛银行总裁助理赵煊


新监管是给银行的压力测试


       反思监管对银行的冲击,应该是给银行的压力测试。几年前银行理财发展太快,每年30%、40%甚至50%的增速,埋下了很多隐患。监管机构一直在引导脱虚向实,而最近的强监管环境,让银行从业人员有了敬畏之心,敬畏市场性风险,特别是敬畏市场流动性风险。以前粗放式、野蛮式的生长,未来肯定是难以为继。尤其是作为体量比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来讲,需要停下来反思一下,检查一些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不是完备。

       专业能力的建设,对银行理财未来的发展特别重要。在强监管环境下,未来对规模的快速扩张要淡化,但是对边界的拓展要重视。银行资管未来要健康的发展下去,打造自身跨境、跨市场、全天侯的投资能力非常重要。同时还要反思银行理财的结构。前几年银行理财之所以增速那么快,同业理财功不可没。但是在强监管下,强调杜绝空转、脱虚向实,这种结构就必须要进行调整。

       背景资料:“金牛理财产品”评选迄今为止已举办五届,成为金融理财界权威专业的行业评选。“金牛奖”系列评选包含公募基金评选、上市公司评选、私募基金评选、证券分析师评选、投资银行评选等。在当前银行理财“去杠杆”以及监管新规频繁出台的大背景下,本届银行理财产品评选结果较上一年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届评选中非保本银行理财奖由去年的5个扩大至14个,分别由建设银行?乾元系列、招商银行?金葵花系列、民生银行?非凡资产管理增利系列、平安银行?和盈资管系列等产品获得;保本型银行理财奖项数量从去年的4个,减少到3个,分别由农业银行?本利丰系列、浦发银行?汇理财稳利系列、天津银行?聚富计划系列获得。奖项的变化一方面反映了银行业在新的监管政策下所取得的进展,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本届评委会对于非保本理财产品的重视。本年度的金牛理财银行奖,由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渤海银行、浙商银行等九家银行获得。(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银行业杂志”)



2017年6月8日 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