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郑联盛副主任主讲第382期金融论坛

        3月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主办的第382期金融论坛在京举行,本期论坛的主题为“中国产业投资基金:模式、机制与风险”。主讲嘉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郑联盛。以下为论坛主要内容:

       产业投资基金是以股权投资为核心、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以引导作用、杠杆作用和优化作用促进产业培育、创新发展和结构转型,其本质上是一种产融结合的范式。

       经过约20年的发展,目前在国内已经发展出创业基金、政府性产业基金以及PPP基金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运作模式,大部分基金的运作机制是在政府指导下,较好地发挥基金管理人的主导作用。国内产业投资基金的募集以产业投资基金为主体,主流融资方式是通过银行、信托等资产管理业务渠道进行融资。在投资领域方面,创业基金对TMT、医疗健康和消费品及服务的关注度最高,政府性产业投资基金则主要关注基础设施、园区建设、重点产业等领域。

       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投资基金在解决企业资金短缺、促进产融融合,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业创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产业基金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极快,我国产业基金市场发展目前尚未形成完备的顶层设计,存在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基金运作本身缺乏经验等问题,导致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粗放,投资收益偏低,基金运作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隐患。具体而言,目前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当下存在以下四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政府主导性强,政府出资成为硬担保;二是国企参与较深,民营企业相对保守;三是股权投资较少,项目投资较多;四是投资功能较强,但引导功能较弱。

       对于以上问题,特提出五点政策建议:第一,当前应健全法律规范,避免多头管理;第二,应注重引导功能,避免项目化运作;第三,应强化产业属性,避免成为控股公司;第四,应秉承市场化原则,发挥市场主体主导性;第五,应加强风险防范,重在长期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目前处在新常态之中,周期、结构和制度都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诉求之一是解决要素有效供给的约束问题。产业投资基金的核心目标是要素融合和产业集聚,它不应是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融资渠道,其运营要始终坚持市场化原则,政府要发挥的是引导功能而非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产业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杠杆作用和优化作用。


2019年3月19日 20:33